• 延伸閱讀標籤: 慈善
  • 報導地點: 臺灣

善良是一帖歡喜度日的生活處方箋。年屆六十的施小桃投入慈濟超過廿年,不但是走入校園的大愛媽媽,平時也是社區宣導造血幹細胞捐贈建檔的志工幹部,在活動前四處去掛布條,主動宣傳;每週更貼心陪婆婆到佳里共修處上課,還協助其他長者,總是默默行善。


 
在參與慈濟活動中學會感恩、尊重與愛,施小桃不僅是稱職的母親,更是孝順的媳婦。二○二四年,先生辭世,她與公婆溝通後決定捐出先生的大體,遺愛人間。今年三月,先生化身無語良師,捨身大用。


 
回憶送靈當日,她恬淡地說:「除了家屬外,所有師兄師姊與學生都自動靠攏、合掌助念,我覺得我師兄真的非常有價值。」


 
憶及年輕時也曾因過度教養,導致親子關係緊張, 施小桃在接觸靜思語,成為大愛媽媽後改變了教育方式,走過一甲子的人生,她用更柔軟心守護家庭與社區。她說:「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因為我們都覺得自己很完美,其實我們尊重每一個人的存在。」

 

善良是一帖歡喜度日的生活處方箋。年屆六十的施小桃投入慈濟超過廿年,每週更貼心陪婆婆到佳里共修處上課,還協助其他長者,總是默默行善。(圖:大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