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慈善
  • 報導地點: 非洲

二○二五年九月七日清晨,辛巴威哈拉雷慈濟聯絡點一萬多平方公尺的園區裡,熱鬧非凡。為因應慈濟在當地日益拓展的慈善與教育關懷,非洲第二座慈濟靜思堂正式舉行動土典禮。典禮由慈濟副總執行長林碧玉主持,哈拉雷省長、酋長、教育部次長安潔琳,以及五百多位官員與志工共同見證,場面溫馨莊嚴。

 

「水是大地生命。」有水井就有學校。學校、水井和供食,當部莎娃將打造具有教育和人文等多功能的社區中心,涵蓋符合多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攝影:張美齡、吳瑞祥、詹進德)

 

儀式在辛巴威國歌與慈濟會歌聲中展開。教育部次長安潔琳表示,靜思堂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一座希望的燈塔,讓未來世代在愛、團結與和平的氛圍下成長。哈拉雷省長塔溫瓜則肯定慈濟隨時伸出援手,幫助弱勢與殘障人士,並期待慈濟能推廣井水維護與教育,惠及更多民眾。

 

最動人的一幕來自慈濟志工朱金財。他在臺上數度哽咽地說:「我們等這個時刻,等了很久了。現在慈濟的家終於要動土了,感覺好真實。」在辛巴威經商三十一年的他,早已將此地視為第二故鄉,發願往生後葬於辛巴威,來世也願成為辛巴威人,繼續為民眾的幸福努力。

 

多年來,朱金財帶領志工深入村落,鑿井、修井,至今已完成三千多口,改善無數村民的生活。他也投入教育與社區關懷,讓孩子有書可讀、家庭有水可用。林碧玉副總感恩他長年辛勞,並強調「有水井就有學校」,慈濟將持續在辛巴威推動教育、水資源與供食等計畫。

 

朱金財深入窮鄉僻壤,在各社區勘查、鑿井、修井,目前已鑿三千多口井,嘉惠欠水資源的村民。(攝影:張美齡、吳瑞祥、詹進德)


靜思堂落成後,將作為慈濟在辛巴威的總部,規劃志工培訓、技職教育、義診服務,以及中文、農業、電腦等多元課程,善用科技與國際接軌,培育專業志工。園區內目前已有果樹與農作,未來將如蓮花遍地綻放,把善與愛散播到辛巴威每個角落。

 

 慈濟林碧玉副總祝福辛巴威,加速二O三O年人人有房住,有飯吃,更重要的是推動互相關懷的目標。(攝影:張美齡、吳瑞祥、詹進德)

 

林碧玉副總在祝福中說,慈濟願加速推動「人人有房住,有飯吃,彼此互相關懷」的目標。靜思堂與社區中心的建設,將符合聯合國多項永續發展目標,成為當地人民的希望之光。

 

辛巴威哈拉雷慈濟基地正式興建非洲第二座慈濟靜思堂。(攝影:張美齡、吳瑞祥、詹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