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線治療是乳癌整合性治療中重要的一部分,常於手術後進行,以降低復發風險、提升整體治療成效。臺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黃經民主任指出,根據術後病理報告與分期,醫師會評估是否針對乳房、胸壁或淋巴區進行放射線照射,並依個別病人制定治療計畫。二○二三年,臺北慈濟醫院導入「雙光子影像導引系統」,提供更高的放射治療精準度與安全性,優化癌症病人治療品質。
乳癌長年位居臺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通常在接受手術後,部分病人需要接受放射治療,以降低局部復發風險。
黃經民主任表示,傳統放療對某些特殊治療範圍及角度的乳癌患者,在減少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放射性肺炎等風險較為困難。北慈發展短弧度乳房照射技術配合雙光子影像導引,特別是左側乳癌病人,能更有效降低心臟及肺照射劑量,以確保腫瘤治療且精準監控全程治療,有效降低正常器官的輻射暴露並保護病人隱私,成為乳癌放射治療的新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