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以為肝臟是沉默的器官,不過七十歲的林爺爺五個月前因劇烈腹痛來到臺北慈濟醫院求治,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其肝臟有一個五公分大腫瘤且出現破裂情形,遂會診一般外科陳昱天醫師,後續進行抽血及超音波檢查確認腫瘤未轉移,診斷為早期肝癌,入住加護病房觀察。
由於林爺爺與太太相依為命,沒有工作,考量經濟壓力,起先婉拒所有治療方案,所幸在醫師、專科護理師、護理師及社工師不懈協調下,最終由陳昱天醫師執行手術,將腫瘤及周邊組織切除,術後林爺爺恢復狀況良好,五天後平安出院。
B型、C型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與肝癌息息相關,肝硬化病人每年約有3至5%的機率發展成肝癌。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臺灣每年約有一萬人確診肝癌,七千七百人因肝癌死亡,高居癌症發生率第三名及死亡率第二名,飲酒、患有B型肝炎都是好發原因之一。
陳昱天醫師說:「肝癌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往往要到腫瘤增大,甚至破裂或病情達中後期才會有腹痛、噁心或黃疸指數過高等情形。若遲遲沒有就醫,當腫瘤侵犯到血管或發生遠端轉移時,則可能發生腸胃道出血或腹膜炎的併發症,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