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回饋佛陀故鄉

慈濟藍毘尼園區動土 佛陀故鄉再添心靈寶地

 

2025111日上午九點,慈濟基金會在佛陀誕生地——尼泊爾藍毘尼舉行園區動土典禮,吸引近1600名法師與村民共襄盛舉。這座園區未來將興建學校和靜思堂,作為當地志工培育基地,延續佛陀慈悲精神。

 

正法住世 拔苦與樂

 

動土儀式簡單隆重,現場高呼:「第一鏟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第二鏟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第三鏟願大地萬物、生生不息。」象徵慈濟在藍毘尼開展新的里程碑。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靜憪代表證嚴上人恭讀祝福:「誠摯感恩藍毘尼文化市政府、法師們、校長們、各界人士一直以來的支持與肯定。證嚴懷著無比虔誠的心,祈願透過人間佛教菩薩道的實踐,讓佛陀慈悲與智慧的正法能常駐人間,普令眾生離苦得樂。」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靜憪代表證嚴上人恭讀祝福函。(圖:慈濟基金會)

 

典禮獲藍毘尼文化市府全力支持,由當地菩提電視臺全程直播。現場除了諸山長老以尼泊爾語誦讀無量義經德行品,慈濟志工也帶領學生演繹「行願」及「千手世界」,展現傳法度眾的決心。

 

馬來西亞成功集團創辦人丹斯里陳志遠更專程偕同九旬母親蒞臨,以身作則展現孝行,感動在場村民。這座園區未來將成為村民的心靈堡壘,教育園區更將為當地孩童開創希望,助其擺脫貧窮。

 

佛陀精神 代代相傳

 

慈濟自1993年在尼泊爾展開洪澇賑災,到2015年強震救援,逐步在藍毘尼開展弘法利生志業。新冠疫情後的這兩年,在星馬團隊與台灣志工的努力下,從物質援助到心靈滋養,持續深化在地連結。

 

除了法師的祝福,慈濟志工也帶領學生,演繹「行願」,主要是期勉眾人,效法鑑真大和尚傳法的堅毅,另外「千手世界」的演繹,則希望人人發揮助人的力量,將愛廣播出去。(圖:慈濟基金會)

 

慈濟馬來西亞分會副執行長 陳吉民:「佛陀當時出家也是看到,病 老 死 跟種族()制度, 所以佛陀才需要去尋找真理,眾生平等是我們佛教,最基本的一個原則 慈濟人,來到這裡(藍毘尼)就是要把,上人的心願  上人所要做的事情,尤其是佛陀所要做的事情,在這邊再呈現出來。」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 郭糧鳴:「我們師兄師姊來到這裡,真的感動到他們,也給他們感受到 我們真的,來這裡 是給他們多麼()的愛,所以當我們能做到這件事,他們都願意跟我們走,希望我們到處在藍毘尼,都會看到藍天白雲(慈濟志工)。」

 

慈濟雪隆分會副執行長 蘇祈逢:「我們很期待能夠有這樣子的,硬體的設備(靜思堂),我們能夠培育更多道地的種子,能夠長久耕耘永續推展,希望慈濟的志業菩薩道的精神,能夠永永遠遠在佛陀的誕生地,繼續永恆下去。」

 

新加坡慈濟副執行長 邱建義:「佛陀2500()所不能做的,我希望我們這一代人可以來,如願完成翻轉整個尼泊爾,還有藍毘尼,希望這一代的子孫,或下一代的子孫可以受益。」

 

藍毘尼慈濟園區,以花蓮靜思精舍為藍本,未來將打造成一個集靜思、教育、人文於一體的殿堂,之後不僅是慈濟在尼泊爾的根基,更是當地村民心靈家園,將正信佛教代代相傳。

 

(文:慈濟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