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3日,第四屆「慈濟×PaGamO 環保防災勇士PK賽」國際盃總決賽,在臺北慈濟分會同步連線全臺各區及海外據點,包括馬來西亞與泰國,盛大展開。A 組(國小六年級以下)與 B 組(國中以上至社會人士)的冠軍皆由臺灣選手奪得,展現深厚的環保與防災素養。
「極端氣候挑戰當前、環保防災教育刻不容緩!」為提升學生與全民的環保與防災意識,慈濟自2021年起推動「環保防災勇士養成計畫」,今年邁入第四屆,四年來吸引超過31萬人次參與,讓環保教育跨越國界、深入人心, 落實於生活之中。
今年賽事吸引來自全臺 1,592 所學校、逾 12 萬人參與,最終共有 388 人晉級總決賽,其中包含臺灣選手 264 人、泰國選手 64 人、馬來西亞選手 60 人,透過線上平臺,展開了一場腦力與反應力的大對決。
「鯨」奇亮點 傳遞環保理念
「救鯨魚、愛地球!」慈濟基金會劉效成副執行長、環境部施文真政務次長、教育部葉丙成政務次長、水利署王藝峰副署長、僑委署陳柏琴副處長、臺灣師範大學葉欣誠教授、臺灣師範大學命題團隊等人一起從一座由回收寶特瓶打造的裝置藝術——巨型鯨魚口中拉出一串串垃圾,全場齊聲宣示,揭開國際盃序幕。
海洋覆蓋了地球超過百分之七十的面積,如果連海洋生物都要生活在人類製造的垃圾危機下,憑什麼高談「愛地球」?儀式以此作為亮點,生動地傳達保護海洋對於愛地球的重要性。
如何落實愛地球,答案都在「慈濟×PaGamO 環保防災勇士PK賽」的題目中

教育無國界 環保從小紮根
本屆決賽參賽者來自各地,想要有好成績,多元化的學習背景是關鍵,例如苗栗僑成國小共有三位學生晉級總決賽,他們善用語文、閱讀與科學知識,一路過關斬將,學校校長邱慧玲表示,透過電競遊戲,學生更能理解環保與防災的重要性,並內化為生活習慣。
耐心練習也是決勝要素。南投國小林鶴林老師指出,從第一屆的題目有七百多題,到四年後已增加到一千多題,題目多到學生們寫到後面就會忘了前面。。所以須耐心地把這一千多題反覆地多刷幾遍。他說:「專注才能有效地學習,再來就是練習,進而參加比賽。」

多年來,孩子們在遊戲中學習,也將環保知識,潛移默化落實在生活中。來自潭子國小的王巧芸同學平日在家也會做分類,並落實清淨在源頭,把餐盒洗乾淨,分類好後才投入垃圾回收車。她的媽媽說:「我們也常看大愛臺獲得知識!」藉此可以看出,慈濟電競比賽不僅僅是比拼技巧,更是一場透過遊戲學習環保與防災知識的革命,培養未來的新生代,具備地球打造淨零環境的知識,並成為環保防災勇士,守護美麗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