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氣象報導,2025年1月27日是八年來最寒冷的小年夜,不過,花蓮靜思精舍內卻處處溫暖。來自全臺各地的慈濟志工們不畏風寒,齊心為迎接新春團圓盛事進行布置,期待讓每位返回心靈故鄉的會眾都能滿載祝福與法喜。

「多做多得,少做多失」,這句靜思語深深烙印在新店志工陳惠玲心中。甫從國外返臺的她,即把握因緣投入茶道空間佈置工作。在細雨中,她與同伴們為許願池和孝親奉茶區掛上象徵吉祥的銀柳與菊花。「每次回來都能向資深師姊學習,前輩們總是細心分享每個佈置的涵義。」
人文講堂的「人文飄香」區域,見證了慈濟人文之美近二十年的傳承。臺北大安區的賴玉英回憶:「從最初五人團隊到現今規模,雖然從早到晚忙碌,但能分擔師父們的辛勞,內心充滿歡喜。」她分享,當年親眼目睹精舍師父們對待全球志工的慈悲心念,讓她立下每年必回精舍服務的願。

德渙師父感恩志工:「精舍的過年氣氛就是從你們開始。」她期勉大家:「要以無私心持續累積福報,讓更多人得到幫助。不要自己擋自己的路,要不斷精進。」每位志工都收到了象徵「春」與「福」的發糕,以及精心準備的淨斯產品,在在承載著師父們的祝福。
這分法脈傳承也在年輕一代心中紮根。丁泓宇從小跟隨母親賴玉英參與布置,除求學與服役期間,年年把握機會回精舍付出。他表示:「在這裡感受到寧靜祥和,能與大家一期一會共事,是很殊勝的因緣。」年輕世代的投入,讓精舍過年佈置不只是一項傳統,更成為連結法脈、傳遞愛的心靈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