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醫療
  • 報導地點: 花蓮

月經不順與經痛是許多女性的共同困擾。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與「中醫部」透過中西醫合療的模式,在臨床上,幫助許多女性朋友改善月經不順、減輕經痛,迎接美好且有品質的健康生活。

 

婦產部醫師陳姵辰表示,原發性經痛常見於年輕女性,與子宮內膜分泌的前列腺素有關,而次發性經痛則可能由子宮腺肌症等盆腔疾病所致,常見於二十五歲以上女性。治療上,通常採用非類固醇止痛藥或口服避孕藥減緩症狀,必要時考慮微創手術如腹腔鏡、微波消融或MRI海芙刀等手術。

 

而中醫的「月經週期療法」源於中醫陰陽學說,結合現代月經生理週期進行調理。針對不同週期階段,如在經期活血理氣、經後期補腎滋陰養血、排卵期助陽、排卵後補陽化氣,幫助女性調節月經,改善相關症狀。

 

透過個別化治療,中醫對於陰虛、陽虛、氣滯血瘀等體質失衡問題,也能提供有效改善,特別適合有生育需求或對賀爾蒙藥物副作用敏感的患者。

 

要消除經痛,還可以透過穴位按摩和熱敷的方式,平日在家也可自製「枸杞紅棗茶」飲用,具有補血、滋養,減緩痛經的療效。

 

氣海穴位於肚臍正下方兩根手指的位置,平時多加按摩,可減緩經期帶來的腹痛,對腸胃不適的人,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圖:慈濟基金會)

 

【枸杞紅棗茶】做法:

枸杞卅克、紅棗十顆、冰糖適量,以一千CC的水慢火煮滾,稍燜後待溫即可飲用,氣虛者亦可酌量加入黃耆片共煮。(桂圓紅棗茶則去枸杞,加入適量桂圓共煮即可。)

 

經期前與生理期間,應避免進食生冷食物或是冷飲冰品,「枸杞紅棗茶」具有補血、滋養,減緩痛經的療效。(圖:慈濟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