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五年第六十九屆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CSW69)於三月九日至三月廿日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今年的會議主題為「加速行動」,呼籲全球採取更果斷的措施,消除女性在個人與職場領域所面臨的障礙。

慈濟基金會自二〇一〇年起即參與CSW,並在會議期間舉辦周邊論壇,分享慈濟在全球各地的慈善行動。今年,慈濟團隊聚焦於婦女賦權、家暴防治、信仰與性別平等,以及環境永續等議題,規劃並參與了多場討論會,向國際社會介紹慈濟如何透過教育與行動,改善女性的生活處境。
提升經濟與教育 讓婦女擁有選擇的能力
在經濟與教育資源有限的地區,婦女常因缺乏技能或社會支持,陷入貧困與依賴的困境。慈濟於CSW69期間分享「回饋佛陀故鄉計畫」,該計畫已在尼泊爾與印度推動多年,透過職業訓練幫助當地婦女獲得謀生能力,進而改善生活品質。
以尼泊爾藍毘尼的慈濟縫紉班為例,參與的婦女大多來自經濟困難的家庭。慈濟志工提供免費的縫紉訓練,學員從最基本的布料裁剪開始,經過三個月的練習,才能縫製出完整的衣物。透過這樣的過程,不僅讓婦女掌握實用技能,也幫助她們建立自信,開啟獨立謀生的可能性。

此外,印度的戒酒專案也是慈濟分享的重點之一。在印度部分社區,男性酗酒問題嚴重,許多女性因此遭受家暴或經濟壓力。慈濟志工透過當地社區合作,推動教育課程,邀請曾成功戒酒的男性分享自身經歷,並鼓勵婦女參與支持團體,學習如何維護自身權益。許多婦女表示,當丈夫成功戒酒後,家庭關係明顯改善,孩子也能在更穩定的環境下成長。

這些案例顯示,當婦女擁有一技之長或能夠影響家庭決策時,她們不僅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也能讓下一代擁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信仰與合作 讓婦女議題獲得更多支持
今年,慈濟以聯合國「多元信仰顧問委員會」輪值主席之一的身分,舉辦「聯合國婦女大會多元信仰茶會」,邀請來自不同宗教背景的代表,共同探討信仰與性別平等的關係。
茶會上,伊斯蘭代表安妮分享,宗教與人權並不對立,應透過信仰的力量來推動社會改變。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的迪迪谷博士則表示,婦女賦權的推動需要跨組織合作,而不只是單靠政府或非政府組織。來自基督教界的威廉牧師則談到,自己成長於重男輕女的非洲家庭,但透過信仰,他學習到尊重女性的重要性,並希望透過自身經驗改變社區對女性的刻板印象。

這場茶會的討論不僅加深了不同信仰之間的理解,也讓更多夥伴關注到,當宗教、慈善與教育結合時,可以為婦女帶來更多發展的機會。
慈濟參與CSW69,企盼透過經驗分享與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交流,共同尋找更具體、有效的行動方案。未來,慈濟將持續透過教育、職業培訓與社區合作,幫助更多婦女提升生活品質,並在環境永續與社會關懷的領域,與國際社會一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