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慈善
  • 報導地點: 臺灣
慈濟文史室羅政忠主任與參觀者一同欣賞《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展,分享齊柏林導演精神的延續與對土地的深厚情感。(攝影:蒲采緹)

慈濟攜手基金會共善 盼尋找下一位齊柏林

 

當我們從高空俯瞰,臺灣的每一道山脈、每一條河流,都在訴說著屬於自己的故事。一場以飛行凝視土地、以良知為名的影像旅程——《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得獎作品展,近日在東海大學圖書館溫馨啟航。

 

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於十一月一日頒獎典禮典禮後,參觀獲獎作品展覽,並與「影像故事」銀獎得獎者互動交流。(攝影:蒲采緹)

 

此次展覽由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與慈濟基金會共同促成,慈濟基金會與齊柏林基金會攜手,期望能呈現的不只是壯麗的風景,更是一份對土地的凝視與責任,而更希望透過青年學子的視角,延續齊柏林導演的精神,讓守護土地的關懷,在校園中繼續飛翔。

 

不只看見美,更看見變遷與希望

 

左起慈濟文史室羅政忠主任、劉正副校長、齊廷洹董事及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羅際鋐於三十一日共同為攝影展活動開展。(攝影:蒲采緹)

 

展覽開幕式上,東海大學副校長劉正、「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齊廷洹,以及慈濟基金會文史處主任羅政忠,與數十位師生一同欣賞這二十五幅從三千多張作品中脫穎而出的得獎佳作。

 

從花蓮的出海口到高雄的月世界,從海岸到山巒,每一幅影像,都是對土地的深刻告白;每一次快門,都是對環境的溫柔提問。

 

齊廷洹董事在專題演講中,分享了他對父親齊柏林導演精神的延續,以及那份對土地的深厚情感,讓在場師生深刻感受到影像背後的力量。

 

羅政忠主任則分享,此次合作的核心精神,是希望能「尋找下一位齊柏林」,並以創新的方式,提供大眾真正需要的內容,而非單向傳遞訊息。

 

讓關懷飛得更遠 慈濟邀您共護家園

 

環境部長彭啓明親臨現場,頒贈飛閱台灣獎得主許清勝獎項,表達對環境議題與空拍影像紀錄的支持。(圖:大愛新聞)

 

慈濟基金會作為此次攝影獎的合辦單位,長年呼籲「敬天愛地,與地球共生息」。我們深信,影像是最能跨越語言、觸動人心的媒介。透過這些飛行者的眼睛,我們不僅看見臺灣的美麗,也看見了變遷中的哀愁,從而更能體會守護這片土地的急迫性。

 

接續三十一日在東海大學的攝影展,於十一月一日頒獎典禮上揭曉的最新一屆得獎作品,也將自十一月五日起,於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展出三個月,期望能藉由國門的窗口,讓更多國際旅客看見臺灣的生命力。

 

慈濟基金會誠摯地邀請社會大眾,特別是年輕的學子們,一同走進展場,透過飛行者的視角,重新認識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每一個微小的看見,都是改變的開始。讓我們延續齊柏林導演的使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並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2025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 完整獲獎名單】

https://2025aerialaward.chipolin.org/2025award.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