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青年志工
  • 報導地點: 臺灣

 

曾任職於大馬士革的五星級飯店、也曾自己開過餐廳,Abulhaydar 如今變身難民學校的大廚,費盡心思規劃每道料理,用別出心裁、精緻美味的「五星學餐」,溫暖同樣來自敘利亞、飽經戰亂風霜學子們的胃與心。

 

在出訪土耳其的滿納海國際學校前,當我得知午晚餐會由學校廚師統一準備時,其實有些忐忑不安:一方面擔心飲食文化的差異,二方面雖未期待山珍海味、但在臺灣吃過的團膳帶來的「深刻印象」依舊深植我心。因此,即便已拜訪過滿納海的夥伴們再三向我保證,學校大廚的廚藝無比精湛,我依舊對此抱有疑慮──好在,這些罣礙全都在抵達學校後煙消雲散。

抵達學校時,學校廚師 Abulhaydar 早已準備好一大桌的美饌等待大家的光臨。此前,我甚少接觸中東料理,但先備經驗的匱乏並不阻礙我大快朵頤。正當我狼吞虎嚥時,學校負責人胡大哥向大家介紹起了大廚的經歷:

 

「五星學餐」背後的故事

 

學校大廚名叫 Abulhaydar,來自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戰爭前,Abulhaydar 曾任職於當地的五星級飯店,成名後也曾和朋友一同自立門戶、開設餐廳。誰知由於內戰爆發,這家乘載他們夢想的餐廳只營運了一段時間,就被迫關門。

為了維持生計,Abulhaydar 輾轉前往伊拉克、馬來西亞找工作,卻處處碰壁。最終他在 2015 年來到土耳其──彼時,慈濟基金會已在土耳其以物資發放等方式援助敘利亞難民,在同胞口耳相傳下,他也前往了當時物資發放的據點。實際接觸後,他決定一起加入志工行列,一邊努力幫助同鄉、一邊安頓自己的生活。等到一切穩定後,他再把家人接過來土耳其一同生活。

而在滿納海國際學校成立且日漸穩定後,他也順勢以其專業精湛的廚藝,擔任起校廚的工作,負責為難民學童們提供既美味又營養的每日學餐………閱讀完整文章》


本篇文章刊登於換日線。

 

《關於作者》

 

張家芳

 

出生成長於中部,南北求學 7 年,走過不同城市的街巷與風景。

現為華語文教學系碩士生,期望透過語言觸碰多元文化,以文字記錄世界的細節與人們的故事。

 

換日線執行編輯:洪翊芳
換日線核稿編輯:張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