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說,自己連呼吸、喝水都會胖,其實這個現象的背後,可能是因為代謝功能異常。花蓮慈濟醫院腎臟科王智賢醫師指出,超重與水腫常見表現為體重增加,但卻源自不同的原因,超重多為脂肪堆積,是長期生活型態所致;而水腫則是體液滯留,往往在短時間內出現,例如早上眼皮腫、晚上腳踝腫,可能與心臟、腎臟、肝臟或內分泌異常有關。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腫瘤中心賴東淵主任分享,腎陰虛,多表現為潮熱盜汗、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口乾舌燥、手腳心熱、失眠多夢等,中醫師會針對不同體質做治療及調理補腎氣。

 

此外,搭配穴位按摩、無痛雷射針灸與飲食控制,也能達到改善體態與保腎雙重效果。穴位可多按摩位於腳大拇趾近第二腳趾甲旁的大敦穴,能幫助肝鬱氣滯型體質,調理身體。

 

賴東淵主任提醒民眾需注意不亂吃來路不明的中藥,適當的健保科學中藥,能減少腎臟疾病惡化為末期腎臟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