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上人歲末行腳12月25日臺南溫馨座談開示】
「人生的自然法則,總是很快速地接近,我時常自我反省,這一生中年紀從小到老,不一樣的生態。」
人生在歲月的淘洗下,不斷變化,不僅身體從年少到衰老,身處的環境也一直在變遷。證嚴上人歲末行腳,十二月廿五日於臺南靜思堂與弟子們進行溫馨座談,感念人事物皆在行蘊中變換,殷殷叮嚀弟子,珍惜時日盤點生命,寫下人生藏經,留史淑世。
「時代在變遷,我一直覺得現在這個時代,是很有福的時代。從光復以來,我們的社會就不斷不斷地成長,現在經濟穩定,教育體系也很健全;在光復臺灣幾十年後的現在,已經是人人都有受教育,而且教育程度都很高。社會也因為教育『質』提升了,我們應該要很惜福。」
前人種樹蔭後世 知足感恩思回饋
教育的普及,帶動了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繁榮,生活品質、人文風氣也隨之提升,回顧既往,現今我們能過上安穩的日子,實是父祖輩們代代努力才有的成果,上人直言,要惜福,而且要懂得回饋。
「我們受到社會資源的培養,當如何回饋人間?有的人會想,『這是我的生活,是我自己很努力來的。』是啊!人人一定要努力,才能成功,但是如果沒有這社會的大環境,要如何努力?不管怎麼樣,人人一定要有感恩心,有感恩心的人才會滿足,有滿足的人生,心才會歡喜輕安;要不然,無窮盡地追求欲望,會很辛苦。」
世人意望深無底,總是上演著一齣又齣名為「貪欲」的劇碼。上人籲眾,莫要耽戀於物質經濟的享受。
「享福!什麼樣的人最有福?能造福的人最有福;不懂得造福,再怎麼樣都是感覺自己還不夠,這樣的心情叫做煩惱。無明煩惱從一個「貪」字起,貪念永無滿足。」
知足感恩最富貴 善解包容修福慧
知足最大富,感恩最大貴,善解最大智,包容最大慧。懂得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人,不生無明煩惱,但,如何能讓人體會了解呢?
「他們就是缺少了這分知足的心態,缺少了友好的團體接引他們,假如像我們這樣的好人團體,接引到他,我們就可以教育他;運用多種的工具,好好地教他。」
「從『不會』教到『會』,沒有心得教到有心得,他們有了心得,法才會入心,他才會回向給社會。如果自己沒有心得,哪怕聽了,知道了,要去跟人家說,方法不很深入,就沒法度。」
弘法利生結福緣 留德傳家譜藏經
說法、傳法,弘法利生。上人深切期待,慈濟善法能藉由每個人的緣,擴散出去,而且寫下自己的生命故事——如何做中學、學中覺?用生命教育生命。
「因緣不能讓它散去!時間不斷過去,師父上一回來,看到弟子頭髮花白了,這一回來再看頭髮都全白了。時間在無形中過去,不得不認老,但,總是要把握生命,要留下歷史。時間過去就是歷史,我有做事,有值得分享的歷史,是寶貴的;如果沒有做事,過去的時間,空空如也沒有歷史,就是空過時光。」
「師父常常說拉長情,擴大愛,從你曾經有過的關係結大福緣,造福人間。人間造福就是需要有人,有人才有人力造福人間,師父這回出門,就要跟慈濟人傳法。」
「提醒大家,人人要自我反觀;自然法則,人人一定要重視,要把握時日回憶人生,不回憶就是空檔人生。趁現在記憶還好,還可以記得,趕快紀錄一下,留下這輩子的歷史,留下價值。這個生命歷史,一來成為你的傳家寶,再來就是給社會真實人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