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志工早會

【證嚴上人2025324日慈善志業分享開示】

慈濟走入人群膚慰苦難,行善近一甲子以來,總是克服萬難,爭取以最快的速度提供及時的援助,做到「直接、重點、務實、及時」;也因應救災的需求,研發出多項救援物資,受災民眾不僅得到援助,更受到尊重。近來,就連救災經驗豐富的日本,救災單位、國家媒體也多次派員來臺取經。

 

「日本,都說他們很先進,後來他們也一直來取經;我們有這樣救災及時的物資,如隔屏等等,他們的國家媒體也派記者來向臺灣取經。總而言之,我們是用真誠的心來做,跨出腳步,步步都踏實。那一分的大愛深情,是很深的情,很大的愛。所以常說要『拉長情,擴大愛』,慈濟人就是要這樣地付出。」

 

三月廿四日慈善分享會中,志工如常分享海內外慈濟救災的行動,證嚴上人甚是欣慰,志工在救災的行動中,不斷地改善作法、克服困難,已在國際間發揮影響力;上人慈示,人間路很長,世間環境也在改變,救災的方式,要不斷溝通、關懷、精進,發揮真誠的愛。

 

「時常聽到了,國際哪裡有災,我們總是很快速地把握,掌握當地國家受災居民所需要的,看看我們能不能及時付出;而且不管海、陸、空運——要從海路運輸還是空運,我們也要克服很多困難,才能發揮那一分真誠的愛,去幫助、膚慰。」

 

凡夫心幸災樂禍  菩薩心悲憫眾生

 

行菩薩道,要克服時間,空間、人力、物資⋯⋯在在都不簡單;如何帶動人心提起正知、正念匯聚愛心,也是難,但慈濟人勇往直前。上人以慈濟志工投入二○二五年一月美國洛杉磯援助行動為例。

 

「因為那個地方住著很多富有的人,但是再怎麼富有,也敵不過無常災難;富有的人一旦落難,的確比平常窮困的人更難過。我們要如何排除人與人之間(比較的心),讓人人很甘願地去付出,或是看到我們付出,他的心不要起那分念頭:『這樣富有的區域有災難,慈濟也在救?那些都是有錢人!』」

 

「他們沒有想到,再怎麼有錢,一旦受災,還是家園破碎,還是財產消失,一把火可以將整個山都燒掉,何況每一個人的家園?他們的財富同樣付於一炬。所以我一直在說,平時要教育。」

 

「同樣是人,不能說過去他那麼富有,現在讓他吃一點苦又怎麼樣,我們的心不能有這樣的念頭。我們還是及時看,及時發揮不忍之心,憐憫心就是佛心,佛陀的心就是憐憫眾生。」

 

「也有人說:『因果!因果!這就是因果,過去他對人很苛薄,現在這個因,應該要讓他受報。』這就是凡夫心,幸災樂禍,這樣不對。我們要不斷不斷地去面對著這些很固執、幸災樂禍的人,好好教育他們:『看人家生活富有,要為他祝福,因為他們過去有造福,所以今生有福;要他懂得福是做中得,所以我們還是同樣要有憐憫心。』佛陀出現人間,不為什麼,只為教育眾生,展現了憐憫之心,所以叫做『教菩薩法』,這就是佛陀來人間的目的。」

 

覺有情擴愛人間  菩薩心緣苦造福

 

因果不虛,眾生共業就如善惡拔河,善人多,那麼惡業就少;人心多造福,就能消弭災難。

 

「總是千經萬論,無不都是教我們拉長情。過去幾十生世我們就有緣,那個時候,就已經是菩薩覺有情,所以在這一世,大家聽、見『慈濟』都起歡喜心,都願意投入,願意同時來拔河;你們與我,大家都曾經拉著這條繩子善惡拔河,我們愈是浩蕩長,力量愈增加,共業擋不住,我們要在人間結善緣,多為人間造福,唯有更積極地造福,人間有福才能消弭災難。」

 

「看到有人受災難,我們要用什麼態度去接近他,靠近他,擁抱他,膚慰他,如何為他說法?不只是給錢,我們還要給情,還要給愛,這就是我們要做的——為天下苦難人付出,就是我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