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志工早會

證嚴上人2025年8月4日慈善志業分享開示】

「人生在大地上,大地養萬物,需要大空間;普天之下,抬頭看天空,到底天空有多高?永遠都測不出它有多高,因為那是『空』;但,空中妙有,這個世界,除了地球的世界以外,還有多少星球在這樣的空中世界裡?」

 

虛空浩瀚無垠,地球也只是虛空中的一顆星球。2025年8月4日證嚴上人在慈善志業分享會上,以虛空宇宙觀闡述在同一時間,可以發生許多的人間事,哪怕只是空過時日或小小的方向偏差,都會累積共業,造成莫大的影響。

 

「同一秒鐘的時間裡,天下發生的事情有多麼多!我們真正地要好好把握時間,真正地尊重時間。天下眾生人與人之間,更需要空間;有了這麼大的空間,才會有講不完的溫馨事,以及講不完的悲歡離合的苦難事。」

 

時間空間願力會合 惜時惜緣溫馨人間

 

然而,在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所發生的事,無不都是因緣生滅。印順導師曾形容自己的人生是一片葉子落入水中,隨之打轉漂流⋯⋯上人直言,誰又何嘗不是?

 

「我們人人不都是一樣嗎?我從出生和父母有生育和養育的因緣,生育、養育的因緣,跟我的生命很密切;而一直以來,在座每一位在我的生命裡,不也是因緣非常重要與密切嗎?」

 

「天下苦難多,我們大家共同為人間事付出,需要有慈善機構。慈濟這樣的慈善,來自於那一分大愛,付出無所求,人人以為天下眾生的共同願力會合,組織而成。以慈善面對著人間疾苦,有因緣接案,大家就趕快共同設法,及時去付出。」

 

上人以輔具為例。慈濟人從一開始只是珍惜物命,發展出收送環保輔具助人的架構,不但解決輔具用過無處安置的問題,更締造出許多溫馨故事。輔具如此,再生電腦亦如是。

 

「疫情期間,孩子必須在家裡遠距上課,再生電腦這個因緣連線起來,孩子們得以順利在家連線上課。那段時間,我就覺得,「好在那個時候的這一念——資源回收。慈濟人把它回收回來修好,囤積起來,哪裡需要,我們就及時送到。」

 

「在這樣物資很豐盛的時代,物資快速汰舊換新;又有一群慈濟人,總是愛惜物命,回收來洗刷、整理、囤起來,遇到經濟有困難,孩子有需要的,慈濟人就可以及時送到。這都是人間互相幫助,愛惜物資,充分利用,這都是慈濟人的用心。」

 

點滴分秒累積善愛 敬天愛地戒慎防災

 

慈濟行善近一甲子,足跡遍136個國家,都是全球慈濟人點滴分秒累積而成。

 

「我一直都相信,人人本具有佛性,總是聞善法、行好事的人偏多。所以我們還是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應該要有心,而且不斷用心;互相感恩、彼此尊重,不管時代是怎麼變,善的能量一定要在人與人之間不斷普及。」

 

極端氣候肆虐下,全球災難頻仍;7月初,丹娜絲颱風重創嘉義、臺南地區,慈濟動員全臺志工,協助鄉親重建家園。

 

「今年,臺灣曾經有過地震,也曾經有過水災等等,不就是人與人之間發揮了愛的能量,及時動員?水災過後,東西淹濕了,房屋裡面泥濘不堪,可知道現在的獨居老人偏多,鄉下這麼多人,假如沒有愛心人,這麼多的老人,無語問蒼天,誰來關心他?」

 

「要知道,現在的這一群老人,就是過去為人間建設,很努力付出的一大群人;現在年紀大了,兒女遠離家鄉,怎麼辦?我們還是要好好地用心,關懷社會,關懷人間,關懷獨居老人,關懷貧窮病苦的人;而且更需要呼籲人人用愛去付出。」

 

「所以人間不能沒有慈善機構,我們要用心用愛,為人間疾苦去付出。總而言之,人間有苦,大家要互相努力,互相關懷。」

 

「天地威力很強,不要說不怕;我們要怕,我們要敬重。天地的威力很大,這個威力是眾生共業累積,氣候變遷也是眾生共業,這種眼睛看不到的,危機更大。我們還是要多多呼籲,呼籲人人愛的能量,一定要多啟動、多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