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backend
  1. 你目前位置:  
  2. Home
  3. 志工早會

志工早會

慈濟菲律賓分會副執行長蔡昇航,2025年6月2日因罕見血癌合併肺炎往生,2日的慈善分享會中,透過影片回憶蔡昇航的菩薩身影,上人開示:「最重要的,就是現在要跟大家說的,『放下!』他已經是過去。空,佛陀這麼說,一切皆空;但,空中妙有,其實是忘不了,記憶中還是把他記住。」

典範留世 真空妙有

細節
作者 潘俞臻
分類: 志工早會
發佈: 2025年6月05日
點擊數: 159
  • 志工早會

【證嚴上人2025年6月1日菲律賓溫馨座談、2日慈善志業溫馨分享開示】

「發心立願,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是啊!人,永遠都在記憶中,他(蔡昇航)還在,這位年輕人在我的心目中,永遠都是年輕人,從慈青時期就很投入的,很會帶人;慈青是年輕人的典範,叫我如何能放下他,是很難,永遠在記憶中。」

 

慈濟菲律賓分會副執行長蔡昇航,2025年6月2日因罕見血癌合併肺炎往生,是日慈濟慈善志業分享會上,證嚴上人對蔡昇航的離世表達不捨,但也讚歎他用生命做慈濟,並祝福他早日乘願再來;藉此開示,死生無常乃人間真理,當把握因緣勤付出、留典範。

 

「我相信大家都是一樣,永遠記得他;想到他,就要好好挺起胸來,把握時間,多一秒鐘的時間,多一分的精進。精進就是付出,也就是回報父母恩,回報菩薩恩,回報佛恩。」

 

「他今年五十一歲,從年少,差不多中學就開始走入慈濟,青年時代加入慈青,而且帶人;到了他成家立業,還是在菲律賓承擔起了慈濟的志業精神。所以說來,他值得讓我們永遠都懷念,他就是典範。」

 

因緣生滅總是空 無常是常斷煩惱

 

佛陀宣說佛法,常言:「苦、空、無常乃人間真實相。」6月1日,上人與菲律賓志工溫馨座談,亦提及佛陀來人間,開啟佛法真諦,真正最真誠的法,就是無常。

 

「無常,在人,叫做生命無常;在物,叫做物命無常。所以說,一切物都是成住壞空,人是生老病死,法就是生住異滅,我們的心理就是有時起、有時落,總是這樣地『常』與『無常』。最重要的,我們要看得開,要想得透,這就是悟,就是真的覺悟。」

 

「人生,不管是人、物,還是命,就是隨著因緣,緣生緣滅。我們每個人都是共一個道,共一個緣,那就是人間道。我們在這個時代,因這個緣在人間道,同時有共同的因緣會合在慈濟裡。真理就是這麼平常,沒什麼深奧,只是我們都想不開,所以才會有煩惱。」

 

「擔心、擔心昇航,形象都在腦袋裡,雖然擔心,但是我會對自己說,生死因緣就是自然法則,不過要盡心力。」

 

「我也跟醫生說:『要盡心力喔!不放棄,要盡心力,不管用多少錢,不管用多少的藥,總是就是要盡心力。』這都是能盡的力量,就是這樣,要靠因緣,所以要看得開,也要想得透。」

 

長情大愛為人間 空中妙有留典範

 

道理人人能懂,情卻難以割捨。2日的慈善分享會中,透過影片回憶蔡昇航的菩薩身影,上人語重心長:「人生就是這樣,也是給我們一種警惕,警惕無常人間。」

 

「任何一個人都不知道今天、明天會發生什麼事?今天過去了,我們已做的,不管大小動作,已經累積在生命中,因與病、緣與塵,就是在累積中而已。佛陀就是來人間要教導我們自我警惕,過去的要負責,未來的我們也要承擔。」

 

「最重要的,就是現在要跟大家說的,『放下!』他已經是過去。空,佛陀這麼說,一切皆空;但,空中妙有,其實是忘不了,記憶中還是把他記住。」

 

「修行者是要修什麼行?就是要修來世行,這輩子修來世行。過去生中已經有因緣,註定你來人間要做什麼?這是已經註定好的。常常說要相信佛陀所說——『因緣果報』。」

 

「這一生中,他都沒有走偏差,就是正道法,很正宗的家庭,走入很正確的道場,而且他也為人間做不少好事。說起來,他的慧命是很長了,從小時候一直到現在,他做慈濟最少卅年以上。很多的救災,他都有做過,好好地回顧他,這就是真正的價值。」

 

「總說一句,時間這樣地過,苦難事偏多;也因為這樣,我們才要積極把生命的價值提升,怎麼提升?那就是為人群付出。」

 

證嚴上人開示:「過去有福,這輩子有緣,總是有福、有緣,大家才能會合在一起,彼此鼓勵,彼此用力向前推進。人世間非常需要我們,我們還有千年萬年走不完的路,只要我們惜福、造福,就會生生有福。我們生生為人間造福,叫做大覺者;大覺者要從菩薩道起步,現在大家都是在菩薩道上,很精進努力地付出。」(攝影:洪偉棻)

入菩薩道 覺行精進

細節
作者 潘俞臻
分類: 志工早會
發佈: 2025年五28日
點擊數: 121
  • 延伸閱讀標籤: 志工早會

【證嚴上人2025年5月24日印尼溫馨座談開示】

「感恩啊!的確現在心裡的感受啊!實在是無法用什麼樣的言詞來表達,總是打從內心那一分很澎湃的感動,這就是真實的佛法在人間。」

 

二千五百多年前,悉達多太子降生人間,一日,太子離開皇城,看見人間苦相——生、老、病、死,發心出家,求道、悟道、成佛,且開始在人間宣說佛法,並教菩薩法,為人間拔除苦痛。五月廿四日,印尼靜思弟子與證嚴上人溫馨座談,分享其在印尼的志業推動,上人讚歎,慈濟人真真正正將佛法行在腳上,落實在人間。

 

「佛陀的大覺大悟,就是為了人間。來到人間就是要教育人人大覺悟,為人間大奉獻。因為人世間啊!人的意念,總是在長久、長久以來,真正地累積、累積著貪(欲)、污(穢),無窮盡,總是永遠填不滿那樣的意念,再怎麼樣追求,總是天外有天,還是無法求得到。要『求大』,大到擁有地球,很大!天地宇宙這麼大,怎麼樣表達才是最大?企業再大都還是不滿足。」

 

心佛眾生愛無別 甘願付出無所求

 

慈濟行願邁向一甲子,看見人的貪欲無窮無盡,產生的無明煩惱也無窮無盡,所以,慈濟人為人間無所求付出的願力,亦是無窮無盡。

 

「我們今天來聽啊、看啊!大家那一分的愛的能量,不自我限制——是你大的付出,我大的付出,他大的付出,人人都是無窮盡地願意大付出。人人抱著這一分的付出無所求,這不都是天地宇宙那樣開闊,那樣無限量的那一分愛?」

 

「因為人人都有愛,人人的愛都是表達出那一分的氣氛。感恩啊!我的內心總是感恩,很激動的感恩,不是口頭上的感恩,這不就是我在人間所要追求的境界嗎?這不就是當初佛陀來人間,他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的目的嗎?」

 

佛陀說:「人人都是佛,人人與佛是同等的。」上人直言,這分同等,就是「愛」!

 

「因為愛無限量,我們總是抱持著這一分的愛心,所以大家共同會合在一起,都是永遠的歡喜、安心、快樂。企業家在一起,都是互相勉勵,為愛付出,沒有說大家在一起,你的事業這麼大,我要比你更大;你的還不夠好,我要比你更好,這種永遠永遠比不完,永遠永遠都是無法爭取,永遠都是我長你短。所以唯有這分的無求,無所求付出,能讓大家互相勉勵,讚歎彼此都是好人,都說好話。」

 

「我想不管是基督、耶穌,或者是大覺者的佛陀,他們總是為人類,為人間的付出而無所求,而且『甘』也『願』。我們都說甘願,再辛苦也是很甘甜,再辛苦也願意,這種甘願做、歡喜受的付出,還要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呢?」

 

大覺者從菩薩起 有願有力精進行

 

上人感恩弟子不分宗教,付出無所求,不僅深入在苦難暗角親手布施,施衣、施藥、施糧,甚至為流離者打造安心的居所,給予物質之外,更施以「教育」,改變他們的未來。

 

「我們也聽到了教育孩子們的分享,孩子們所接受到的是國家頂級,應該也要再進步到世界頂級,這目標大家都是有心有願就有力。因為人間不好,生活一定是苦;人間好,好到了『無所求』,那才是最頂端、頂端的好。」

 

「大家所做的都是為世界、為社會而付出,樣樣都是對。對的事就如我們腳踏地上,步步都是實實在在,而且是前腳向前,後面的腳再往前走,不斷地往前走,對的事,做就對了!我只期待說,按照這樣的步驟,按照這樣的方向,大家還要再精進,再往前走。人生不管有多長,我們一定要步步踏實,這就是人生價值。」

 

「過去有福,這輩子有緣,總是有福、有緣,大家才能會合在一起,彼此鼓勵,彼此用力向前推進。人世間非常需要我們,我們還有千年萬年走不完的路,只要我們惜福、造福,就會生生有福。我們生生為人間造福,叫做大覺者;大覺者要從菩薩道起步,現在大家都是在菩薩道上,很精進努力地付出。」

 

證嚴上人開示:「既是叫做覺悟的有情人,當然我們要有很大的、開闊的愛心,我時常說一句話——『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菩薩的愛遍及宇宙空間,這一念愛到底有多大?就是我這一個念頭,要涵蓋到普天之下,不就是宇宙?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安住人心?還是一個字,那就是『愛』,開闊大愛,這種人間愛的能量,可以及時發揮不可能成為可能。」 (攝影:釋德宸)

不分宗教 鋪菩薩道

細節
作者 潘俞臻
分類: 志工早會
發佈: 2025年五22日
點擊數: 119
  • 志工早會
  • 延伸閱讀標籤: 志工早會

【證嚴上人2025年5月19日慈善志業溫馨分享開示】

「人間菩薩道要怎麼行,才叫做菩薩道?菩薩道本來就是一條難行道,但是,難行能行才是真實的菩薩道,就是要做人做不到的,不敢做,不願意做的。人間苦難偏多,必須要有這樣的有情人,甘願做,願意做,而且及時投入去做,這就是有情人,不自私,將天下眾生都視為自己的親人那樣的愛,那樣貼切,才叫做菩薩,才叫做覺有情。」

 

菩薩緣苦救度眾生,不是泥塑木雕供在佛殿裡的偶像,而是生活在人間,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覺有情人。證嚴上人在五月十九日慈善志業分享會中,提及菩薩道難行能行,而願意投入的,才是真正的菩薩,覺有情人。

 

「佛陀來人間,只為了這一項——教菩薩法。我們可以與這麼多的人間菩薩同在一起,結的都是好緣,都是有志一同,同心同願的好人,這是我們人間之福,也是人間的大因緣,才能有這麼多的菩薩在一起。」

 

我願無窮菩薩心 竹筒歲月啟善念

 

慈濟從慈善起家,開展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各地慈濟人,在自己的居住地,秉持佛陀精神、慈濟理念,力行人間菩薩道,足跡踏遍全球一百卅六個國家地區,菩薩心「靜寂清澄、志玄虛漠」。

 

「既是叫做覺悟的有情人,當然我們要有很大的、開闊的愛心,我時常說一句話——『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菩薩的愛遍及宇宙空間,這一念愛到底有多大?就是我這一個念頭,要涵蓋到普天之下,不就是宇宙?」

 

「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安住人心?還是一個字,那就是『愛』,開闊大愛,這種人間愛的能量,可以及時發揮不可能成為可能。」

 

回首慈濟來時路,上人不斷提醒弟子:「哪裡有災?哪裡有苦?要及時付出。」呼籲著人人:「發揮愛心!」弟子信受奉行,近年來推動的「富有愛心商店」是典範之一。

 

「很感恩,這兩、三年來,我們慈濟人總是那樣的愛,充分的愛,大家願意走出門去,去呼籲五毛錢(竹筒歲月精神),拿竹筒到每一個點,在每一個店家的門口,我們走進他的門,就跟老闆提起,『可以給我們一個角落放著嗎?』於是把這樣的竹筒放著。慈濟就是要勸募愛心,就是勸愛,人間社會要有愛,才能真正地平安。」

 

科技傳法遍虛空 開濶心胸長慧命

 

上人感恩慈濟人將竹筒歲月的精神一直延續下來,步步踏實在菩薩道上;更感恩人人將「法」步步相接、代代傳承,甚至有的慈濟家庭已經綿延四代、五代。

 

「現在有這麼多慈濟人在人間,而且『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感恩!』凡是慈濟人,不一定會念『阿彌佛陀』,但是一定會念『感恩』,而且不分宗教。有的人不是佛教徒,他不一定會念阿彌陀佛;他們還是原來的信仰。我都跟他們說,『你們的信仰不用變,但是你們的心要虔誠入慈濟的門,做慈濟的事情。』」

 

「不管你們信仰什麼,慈濟就是人間的大愛之門。慈濟大道人人都可以走,道愈開愈廣愈闊,我們要好好地傳承千年。人人有善心,人人造福,讓人間成為大福報的人間,這就是平安。」

 

「雖然慈濟人都同樣有這一分心,為天下求平安。但,人不斷不斷在人間來來回回,不同的世紀、不同的人間的生態,總是不斷累積貪念、貪欲。我們更需要在這個追求欲念的時代,趕快利用科技,有時間、有因緣大家就凝聚、凝聚;慈濟人、慈濟事很多,不論大小的聚會,都可以請大家在線上來分享。

 

「現在要聽法很簡單。法,不一定是法師說的才是法,其實有愛心人說的,句句都是法;那種開闊心胸,無不都是愛,無不就是生機。大家要很用心去付出,這種愛的能量一定要擴大。」」

 

證嚴上人開示:「二千多年前,佛陀出現人間,就是為了人間迷茫眾生,茫掉了人間真誠的愛,迷失了人間真誠的覺有情。所以他來人間,宣導人間的覺有情,是永遠的長情;解說人人本具有愛,無量大愛,要一一來喚醒人人這一分的無量大愛之心。」(攝影:王嘉彬)

浴佛淨心 勤學覺道

細節
作者 潘俞臻
分類: 志工早會
發佈: 2025年五15日
點擊數: 121
  • 志工早會
  • 延伸閱讀標籤: 志工早會

【摘自證嚴上人2025年5月12日慈善志業溫馨分享開示】

「總是科技很發達,一日千里,可以把很遠的時間、空間結合起來,所以佛陀說,一劫可以在瞬間,瞬間時間可以拉長為一劫⋯⋯」

 

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佛誕節、母親節、慈濟日三節合一的殊勝日子,全球慈濟人都會在各地舉行浴佛典禮,感念佛恩、親恩、眾生恩。今年的佛誕節是5月11日,是日浴佛大典首場於上午七點在花蓮靜思堂道侶廣場舉行,並同步連線全球。

 

浴佛沐恩滌自心  弘法利生報佛恩

 

欣逢慈濟五十九週年,今年浴佛典禮融入《無量義經》梵唄唱誦,浴佛現場也布置佛陀出生、求道、悟道、成道的場景,彷若時光瞬間回到靈山法會,佛陀說法經章躍然⋯⋯

 

翌日(5月12日),慈善志業分享會上,各個國家地區的靜思弟子連線分享浴佛法喜。上人叮嚀,佛陀來人間一大事因緣就是教菩薩法;提及慈濟因59年前,一分微小的心念,展開人間菩薩道;以慈悲喜捨之心,為苦難眾生付出。

 

「慈濟在那個時代,從開始的五毛錢(竹筒歲月)啟動,一直到現在,全球慈濟人同時在各地,都可以起步做不同的工作。」

 

上人感恩慈濟人於全球力行菩薩法,更欣慰弟子貼心,能將佛法精神帶回佛陀故鄉,見證昔日佛陀足跡,更弘法利生回報佛恩。

 

「我們現在更能理解佛陀的故鄉充滿了苦難,因為窮,缺乏了一切——缺了愛、缺了情、缺了錢、缺了物資,缺了很多、很多⋯⋯」

 

「二千多年前,佛陀出現人間,就是為了人間迷茫眾生,茫掉了人間真誠的愛,迷失了人間真誠的覺有情。所以他來人間,宣導人間的覺有情,是永遠的長情;解說人人本具有愛,無量大愛,要一一來喚醒人人這一分的無量大愛之心。」

 

法譬如水洗垢穢 勤學精進菩薩道

 

人人本具佛性,只是因無明煩惱而蒙塵;為了救度眾生,佛陀說法無量,義亦無量。而法譬如水,能洗淨眾生煩惱垢穢,滋潤眾生乾涸心靈。慈濟人深入《無量義經》之精髓,在普天之下廣布善種,且勤耕福田,只要因緣成熟,粒粒種子都能萌芽。

 

「師父常常說,一粒種子,可以生無量數;一個大覺者,可以教育出無限量的覺悟的人。一樣的道理,一粒菩薩種子,把握因緣放到地裡,有了雨水、土壤、空氣會合起來,就會成就人間無量的菩薩。所以我們要教,教出了覺有情人,大覺者,不斷反反覆覆,直到人人正覺正悟。」

 

「慈濟是覺者入人間,再教育人間,無所求地付出;假如付出還有所求,就會停滯在那裡等待回饋。我們布下種子不能停,要往前一步一步撒播種子,總是會有種子長成大林,無量的叢林。總是需要學、需要覺,我們要不斷精進,不要停。時間不會停,我們要學習時間,要追著時間勤精進,把握時間成就一切萬物。」

 

舊法新知識轉智 法脈相接學覺教

 

浴佛節也是慈濟日,從五十九週年邁向一甲子,上人期勉慈濟人,莫忘起點、初心,舊法要新知。

 

「我們要好好學,不要執著在那裡離不開,總是對的事,做就對了。做對的事,就是覺悟的種子;種子跟著步驟,正確撒播,因緣從後面不斷成就。但是我們要培養好因、好緣,才能有辦法前面種子一直播,後面的因緣不斷來成就。」

 

「修行者要學、覺,要學而覺,覺了還要不斷往前播『因』,前有因去布種,後面也要有緣來成就,所以要不斷往前走。覺與教,教與學;學與教、教與覺,學與覺總是不斷連續。」

 

「大家都要想,有知才有辦法識,有辦法認識,才有辦法體悟,所以我們要一步接一步。」

第 3 頁 共 47 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Main Menu

  • Home
  • SSO login
  • 登入表單
  • 各據點消息

Login Form

  • 忘記你的密碼?
  • 忘記你的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