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故事

- 細節
- 作者 何書葶
- 分類: 社區故事
- 點擊數: 72
- 報導地點: 南投
2025年5月3日慈濟志工齊聚集集鎮公所禮堂,配合鎮公所慶祝母親節模範母親表揚大會,一起結合辦理行動浴佛,將近兩百人員參加。

全國知名的觀光小鎮─集集鎮,林蔭的街道,乾淨的環境,鎮上的文創,2012 年榮獲入選「臺灣十大觀光小城」肯定,融合了鐵道、生態、歷史文化與藝術,在母親節的前夕,鎮公所與慈濟共同合辦行動浴佛,感念佛恩、親恩、眾生恩,讓小鎮充滿濃厚的人文氣息。

集集鎮長吳大村表示,今年是第二次與慈濟合作,利用母親節模範母親表揚大會一同結合辦理浴佛,除了感恩母親,也希望佛祖保佑集集鄉親,這是一件相當有意義的活動。連續兩年透過慈濟志工林慎的熱心接洽,與鎮長的大力支持,活動溫馨場面相當熱絡。

許宗壹里長表示公所辦理母親節表揚,除了讓晚輩能感懷長輩之外,更感恩慈濟能過來辦理浴佛,讓大家感受到佛祖慈悲,尤其感謝慈濟在九二一以及任何災害都是以大愛關懷大眾。

九十幾歲資深志工陳劉阿桂回憶,當年九二一地震,集集國中、國小重建希望工程進行期間,她主動收拾清洗大量的手套,還會燒煮清草茶,提供住宅讓北區慈濟人住宿使用、還有協助參訪義賣等等…。回憶當年因為九二一而受證,也接引女兒陳麗珠出來培訓成為委員。現在年紀雖然大了,但身體還算健康,有大活動都會來參與。

曾經走過九二一的許宗壹里長和陳劉阿桂至今仍是念念不忘,當年慈濟伸出援手幫助大家走出傷痛的那一段日子。
南投縣廣興國小吳錫法校長全家人陪同母親接受模範母親表揚,他表示非常高興參與集集鎮公所舉辦母親節的表揚活動,也謝謝各單位以及慈濟舉辦浴佛節。感恩媽媽把子女們拉拔長大、成家立業,媽媽的身教、言教感動孩子,讓子女們都能成為社會有用的人。

校長說自己是一個佛教的家庭,感恩佛菩薩對家人的感召,家人們都能知恩、感恩、報恩。集集鎮是一個很棒的地方,提倡這麼好的一個社教活動,讓人間有溫暖在每一個土地上,特別在母親節感念全天下的媽媽把子女們都照顧得這麼好。

今天也特別邀請集集在地長期投入的慈濟環保志工前來參與行動浴佛,九十四歲的洪林燦很高興來參加浴佛,是慈濟的感恩戶,二十幾年受到慈濟的照顧,年紀雖然已經九十幾歲卻是一位很認真的環保志工,每次回收日幾乎都不缺席。另一位七十八的劉錫勳受到邱碧緞的邀請,加入慈濟環保工作十幾年,今天受到邀請參加浴佛很歡喜。

行動浴佛圓滿結束,志工敬送鎮公所參與的每一個人壽桃、平安吊飾,祝福母親節表揚大會圓滿成功,也共同祈求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


- 細節
- 作者 何書葶
- 分類: 社區故事
- 點擊數: 92
- 報導地點: 高雄
台29線上川流不息的車流裡,大樹區共修處的鐵馬驛站,是大家歇腳的好地方。組隊裡得知,鳳翔國小將在單車畢旅練習中,規劃停留大樹共修處,大家心裡很期待。

夢想啓航 溫馨陪伴
車隊緩緩的騎進大樹共修處 ,在教務主任陳美緩的引導下,大家井然有序的將車子停妥。沿著走道進入,右側洗手臺是大家沖涼的好地方,男、女化粧室各在您的左手邊。志工熱情的引導大家來到休息處,長几上備有開水、決明麥茶、紅茶,都是冰冰涼涼的,還有在地特產大樹的鳯梨、旗山的香蕉,請大家不要客氣拿起來享用。

鳳翔國小自己也準備了很多飲料和餅乾,為畢業生和家長補充體力。校長陳瓊如感恩的談到,鳳翔國小單車畢旅到今年已經是第九屆,在陳美緩主任提議下,第一次來大樹共修處。

陳瓊如表示,朱妍綸校長、李漢章老師他們雖然退休了,還是常常來鳳翔國小關心我們,也很感恩慈濟的師兄、師姊,長期在我們鳳翔國小護持校園。這趟旗山試騎活動,因緣際會、善緣聚足,選擇在大樹共修處鐵馬驛站當平安驛站,可以讓學生和家長沉澱身心靈、補給一下。

試騎活動在早上七點集合出發,中間停靠了旗尾糖廠與其它地方。整個過程到現在,孩子們已經需要補給了。陳校長說:「感恩上人給大樹有這麼一個平安的環境、善念匯聚的地方。希望孩子來到這裡,滋養的不只是師兄、師姊幫我們準備的冰棒、水果,更重要的是這份善念。看到志工對孩子的用心和愛,那種無形的溫暖會一直陪伴著孩子。短期的來看,是今天的休憩,長遠來說,他們會記得有這樣一個歇腳的地方,還有這麼一群關心他們的叔叔、阿姨。」

鐵馬勇士們不吝嗇地在打卡處,留下簽名記錄自己的足跡,熱情的鳳翔國小師生及家長們,對今日大樹志工協助道出心中的感恩。大家經過短暫的休息、補充食物、水份,提起精神整理好隊伍,出發!





- 細節
- 作者 何書葶
- 分類: 社區故事
- 點擊數: 92
- 報導地點: 大甲
大甲媽祖遶境活動,每年總是吸引眾多人參與,花壇鄉中庄村福安宮,是信徒休息歇腳的一個據點。
4月11日一大清早,慈濟志工把握機會,前來宣導環保回收與造血幹細胞捐贈。眾多追隨遶境的信徒,絡繹不絕的湧入。 福安宮前廣場和周邊道路,人聲鼎沸。

素食結緣
福安宮素食團的蔡佳昇主廚,使用原食物料理。天然無添加是蔡佳昇料理的原則,所以每一道菜都是既健康又營養。

今年(2025)是蔡佳昇第二十八年為信徒提供素食餐點。當年,因沒有人提供素食料理,得知蔡佳昇能勝任,便邀約他來為信徒服務。
烹飪現場蔡佳昇準備五百斤苦瓜、四百斤高麗菜、四百斤麵條……要備辦上萬份的餐食,他帶領四、五十位志工,從洗菜、切菜、炸、炒……每一個人各司其職,上菜速度是快速又俐落。
「看到大家吃素,能吃得這麼開心,這樣就夠了。」蔡佳昇拿著鍋鏟用力翻拌鍋中的滷苦瓜,用手擦拭著高溫下的汗水笑著說道。
環保回收
美味的餐點,吸引信徒大排長龍。然而大家使用過的餐具都未曾分類,全部丟成一袋,造成清潔隊的困擾。
去年(2024)蔡佳昇邀約慈濟志工一起共襄盛舉。今年(2025)慈濟秀水區志工於用餐區及周邊,設立資源回收點,讓民眾、香客將用過的餐盒、塑膠杯、飲料罐等,分類回收。
每個分類區皆擺放著分類的籃子,將紙杯、吸管、鐵罐、鋁罐、保特瓶等,前方的籃子再貼上醒目的海報。

一位阿媽很著急的問志工:「我手機上電話按鍵打不出去啦!」
志工左看看!右瞧瞧,協助阿媽撥通電話與家人報平安。電話一接通,阿媽臉上露出好高興的表情,直說:「有你們真好。」
源頭清淨
使用後的一次性餐具,慈濟志工先清理碗內殘渣、廚餘,再用洗碗精刷洗,清水沖洗。
二位七十幾歲的花壇區志工林美花、許素蓁負責刷洗紙杯內殘留的油漬。先將有殘留食物的紙杯做初步廚餘清理,再將紙杯放入肥皂水中刷一圈,之後瀝乾在後方地板的籃子裏,水也從清澈轉為汙濁。

不一會兒刷好的紙杯愈疊愈高,像一座座的小山。
「這是我連續第三天不間斷做志工。」許素蓁說:「前兩天協助做粿,備料、粿葉清洗,是做粿的志工。今天不停歇,再前來做環保志工。」

林美花說:「我也是環保志工,有家人的支持,能前來付出時間,我自己也很歡喜。」
而負責人員安排與流程規劃的花壇區志工杜玉英,除了要拿著菜瓜布洗碗,還會教導信徒認識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物品。

雖然整天都需頂著高溫,但杜玉英表示,這樣整理過的回收,才是真正的回收,可以直接進入回收廠,不是丟成一堆讓人看了頭痛的回收。
邀約建檔
志工準備茶水、水果與會眾結善緣,更把握機會,宣導造血幹細胞捐贈,掃描QRcode填寫資料建檔,並發布到群組邀約親朋好友一起加入助人行列。

家住新竹的盧小姐,跟著從大甲出發,要完成九天八夜的遶境行程,途中累了有時會坐車。她說罹癌已經六年了,身體漸漸康復,這是第二年參加遶境,覺得是跟著媽祖出來玩,希望以後可以自己走完全程。

盧小姐雖然無法捐贈,但是她很樂意掃瞄並發布到親朋好友群組,讓更多人知道並邀約大家建檔。
一位小姐拿出自備的杯子,取用志工準備的仙草茶,她說因為媽媽是慈濟志工,所以自備環保餐具已經成為習慣,自己帶碗筷要清洗確實有些不便,但是已經養成習慣,一點點的不方便其實也還好。
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一整天的宣導與回收,六十位慈濟志工輪流補位,秉持一分信念,相信人人有愛,點滴付出,讓我們的世界更美好。


- 細節
- 作者 何書葶
- 分類: 社區故事
- 點擊數: 133
- 報導地點: 臺北
4月6日汐止聯絡處舉辦委員慈誠與培訓志工的半日精進,百位志工雲集汐止靜思堂,一同共修精進蘊道心,也以傳法健身的口誦經律做健身運動。

佛法中,不懈不退,是為精進,是菩薩修行六度之一,亦是正道之一;六度 以精進為主,無論力行實踐布施、持戒、忍辱、禪定、智慧,都是在對治人性的慳貪、毁犯、瞋恚、懈怠、散亂及愚痴。4月6日汐止聯絡處舉辦委員慈誠與培訓志工的半日精進,共有一百二十五位志工雲集汐止靜思堂,一同共修精進蘊道心。
課程規劃從上午六點半開始進行,有「志工早會、菩提心要-證嚴上人開示、禮拜《法華經序》、恭讀甘露法語、會務報告、社區報導、唱頌梵唄、慶生、傳法健身」及恢復以往舉辦與組隊員共識的月會分組討論。

四月幸福月 把握耕福田
引領與會志工淨心、靜心唱頌佛號的司儀鄧永誠引言精進要義,並祝福在唱誦佛經時,定能滿心歡喜,上達諸佛天聽;接著開啟精進共修序幕和引領禮拜《法華經序》。
司儀鄧永誠再引述上人甘露法語與眾共勉「想做些什麼只不動還是『空』;真正想了且用心認真做,就能成真,是『妙有』。平安的人要幫助不平安的人,3月28日緬甸大地震已造成慘重傷亡,慈濟已備妥物資,並透過多方管道,將救援物資送達重災區,現在我們一起為緬甸、泰國震災祈禱及募心募愛的向我們的會員和向親朋好友邀募人人的愛心,為緬泰災民盡一份心力。」

精進活動加入慈濟各會務報告與組隊員共識的月會討論,主要讓志工能從中多了解慈濟的會務推動與脈絡,和把握當下報名耕福田。和氣組長顏桂蘭與眾說明「慈濟醫院院慶_二十有成,愛在北慈、2025年靜思語暨李屏賓攝影展導覽志工排班、中正紀念堂區塊與彩排時間和需求人數、【綠能行動愛地球x蔬食無痕家庭日】在大安森林公園、慈濟年長志工居家安全關懷計畫……」
顏桂蘭說:「四月是幸福月,大家要把握耕福田的機會。四天清明連假,大家踴躍出席,感受到熱忱與精進。」於分組會議,桂蘭邀約志工們一起祝福和氣隊長嚴裕榮在上星期開刀手術,住進加護病房,至今仍未轉進普痛病房,期藉由大家的祝福力量,讓隊長早日康復,回歸組隊的帶領花蓮朝山和五月浴佛。

人人齊聲祝福錄製短影傳給嚴裕榮「祝福嚴師兄早日康復,我們都愛您喔!祈求星期一(4/7日)轉進一般病房,愈來愈康復、愈健康,我們等您歸隊帶領。」好有愛的祝福,祝福的力量大。
行走安全 裝設安全扶手
接著布達上人關心法親長者在住家行走的生活安全,指示志工要全面走入各法親家人與環保志工的家,家訪關懷裝設安全扶手,以利行走起身的安全,並叮嚀鼓勵有需要的志工,提出申請,不要擔心會造成慈濟基金會的負擔,這是上人交代的重要事,也是基金會照顧服務志工的方式之一,無需顧慮費用問題。
顏桂蘭再分享「富有愛心店」的邀約及未來計畫。從去年(2024年)的一百多家愛心店,到今年三月已增加到三百多家了,是倍數成長,桂蘭期許未來能再有更多志工加入,一起走入各街頭巷弄,邀約更多商家加入共善行列。
精勤募集邀約商家加入共善行列的培訓志工楊素蓮在資深志工洪玉蕊的陪同帶領,從去年募集至今已有六十餘家商店,另上班族的蘇琴淑,除了利用休假日勤走商家邀募,她也在下班坐公車時,努力尋求新商家,她發現汐止路上可再募集的新路線,趕緊的與組隊志工通報分享和做規劃邀約日期。志工時時將心念放在做慈濟,應證精進日之意涵。

陳秀敏也分享邀約「富有愛心店」與商家的互動和老闆邀約拍照及主動加入做慈濟會員,要志工每月到店家收功德款給上人、給慈濟去助人。顏桂蘭隨即鼓勵與會志工,加入推動邀募,她說:「嘴開,緣就來(臺語)。去年一開始我也很害怕,不敢邀約,但踏出第一步後,膽量就增強了,因為我們是在邀約大家一起做好事,共善助人。日後若有人不敢邀募,我樂意陪同指導。讓我們攜手共同擴大『富有愛心店』的網絡,讓社會處處都充滿愛與善。」

初次承擔活動布達訊息的翁之力說:「大家勇於承擔各勤務,就是給我最大的鼓勵與支持。」
「傳法健身」伸展熱身操
法髓相伴「傳法健身」熱身操,司儀引領大家跟著螢幕播放健身示範帶,口誦《無量義經・德行品》經文,依照順序慢慢彎、深蹲、握拳轉手腕、手掌打開,換手再作一次、兩手一起轉,頭轉搖動再將身軀左右伸展……」志工們依序地做身體各部位的伸展律動。
司儀詢問大家是否感覺身體輕柔暖和起來,並建議鼓勵回家後,到YouTube搜尋「傳法健身」,觀看二十七分鐘的完整教學影片,每天口誦經文及運動,保持健康做慈濟,也讓法注入心腦。
接著是二、三、四月壽星的慶生活動,汐止大家長楊清富祝福每位壽星,並致贈結緣禮。合心關懷吳春榮說:「願眾人未來更加美好、在菩薩道上精勤精進,法喜充滿,家庭平安吉祥。以及期望下個月的精進日,師兄參與人數能超越師姊。汐止聯絡處成立一開始,是師兄多於師姊,與善競爭。」

去年從花蓮靜思精舍主堂打掃完回到汐止,站在人行道上等先生來接時,被一位約莫六十歲男性騎機車撞上,造成左腿與手指骨折,經休養數月後,已能一跛一跛行走的志工廖秀蘭,把握精進日充實自我,她說:「收到慶生祝福了,現在可稍行走路。我每天都跟身體祝福的跟它說互相合作,要趕快好起來,再一些時日休養,就可回來做環保了。今日很高興,法喜充滿。」
汐止大家長楊清富祝福勉勵志工們:「廣集力量,共同努力,師兄師姊同心共行,讓汐止聯絡處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