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教育
  • 報導地點: 臺南

教育學生,猶如培植菩提樹,要用心澆灌,使之成長茁壯。」在臺南慈濟中學的校園裡,黃淑如老師用數十年的溫柔與堅持,深刻詮釋了這句話的真諦。今年,她榮獲教育部「友善校園獎——國中組傑出導師」,全國僅兩位教師獲此殊榮,這分榮耀的背後,是她無數個用心陪伴的日子。

 

「友善校園獎.國中組傑出導師」,全國僅兩位教師獲此殊榮。這分榮耀的背後,是慈濟的教育,讓良善成為孩子的習慣本質。(臺南慈中)

 

黃老師坦言,國中階段的孩子正處於轉變期,情緒豐富、想法多變,剛接下班級時,內心其實很忐忑。面對學習動機不足、人際互動易起衝突的學生,她選擇用「愛」與「等待」作為起點。「那個總是不寫作業的孩子,終於願意靜下來;那位常起衝突的學生,學會了道歉。」她微笑說:「看到他們一點一滴的改變,是當導師最感動的時刻。」

 

這分感動,家長也深刻體會。一位家長分享:「老師每天都會回覆聯絡簿,孩子超期待!有時回家會說:『老師今天又鼓勵我了!』從孩子的笑容裡,我們感受到老師的溫柔與力量。」

 

對黃老師而言,教育的價值不只在於成績的進步,更在於心靈的連結。當學生願意敞開心扉分享煩惱,或在畢業前送上一句:「謝謝老師,因為您,我變得更勇敢。」那分感動,便會在她心中久久迴盪。

 

黃淑如老師分享擔任國中導師,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成長的旅程,以真誠與用心互動讓教育成為一場有溫度的修行。(臺南慈中)

 

臺南慈中校長姚智化感恩地說,黃老師的身影,代表了慈濟教育以人為本、以愛為源的核心精神。教育是一場慢的修行,正因為有這樣溫暖的老師,才能讓良善成為孩子們的習慣,也讓校園成為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