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六年(民國五十五年)農曆三月廿四日,「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在花蓮縣秀林鄉佳民村的普明寺正式成立,證嚴上人親自上殿主持藥師法會。
上人曾在普明寺後方的小木屋清修半年,後因種種因緣搬離此地,直到一九六四年底才重新回到普明寺,並帶著弟子借住於寺旁的一間木板房,堅持自給自足、以手工勞作維生,過著刻苦自立的生活。當時在每月發放日舉行一次藥師法會,為所有捐款護持的善士大德回向祝福。慈濟固定於每月農曆廿四日進行發放,例行的藥師法會延續至今,從未間斷。
功德會成立之初,師徒生活極為克難,為累積濟貧基金,努力製作多種手工品以增加收入,並號召卅位家庭主婦每日儲蓄五毛錢,「竹筒歲月」的善行故事便在菜市場中流傳開來。儘管救濟的個案戶數不斷增加,發放支出逐年遞增,但上人與弟子們仍全心投入救濟工作,努力積攢慈善基金,成為慈濟發展最堅實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