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靜思精舍
  • 報導地點: 花蓮

《佛前大供儀軌》提及:「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聖賢,下及六道品,等施無差別。」其中蘊含「供養一切眾生」的慈悲精神。

 

靜思精舍師父依「三德六味」烹調飲食,以供養諸佛聖賢菩薩及未來佛。(圖:陳靜惠)

 

靜思精舍自近一甲子以來,每年除夕至初五,持續六天備辦供菜供養三寶。除夕至初二,準備十二道供菜;初三至初五則為六道。此外,每月農曆初一、十五,亦會供養六道供菜,發放日則供十二道,年年不變,虔誠供養諸佛聖賢。

 

今年除夕至初五,由德法師父與德源師父輪值飯頭(即掌理大眾粥齋之人),德源師父更是連續五天承擔供菜任務。供菜不僅考驗廚藝,更需講究色香味與莊嚴之美。豆類、蔬菜、根莖、堅果等食材,配合紅、白、黑、綠、黃、紫六色,師父們費盡心思,使菜餚色彩協調,增添美感。

 

由於飯頭師父需處理繁多事務,常號召大眾共襄盛舉。德源師父表示,大家都很發心,願當不請之師,如德映師父、德淯師父等自動前來,圓滿此任務。德映師父用心構思菜餚擺設,每道菜色皆令人驚艷,展現創意與莊嚴之美。

 

飯頭執事的師父非常繁忙,常號召精舍常住眾齊心付出,共同準備供菜。(圖:釋德澡)

 

德淯師父則秉持專注精神,十一年來不斷精進,讓食材化為藝術,體現慈濟人文之美。供菜排盤各具特色,如紅白蘿蔔排成玫瑰花、香菇化為黑玫瑰,黃椒、紅椒如花綻放,集眾人巧思讓供菜百花齊放。

 

每碗供菜皆精心巧製,香菇也能化為一朵黑玫瑰,展現獨特造型與巧思。(圖:釋德澡)

 

德澡師父說,他久未參與飯頭工作,對排供菜思維稍顯陌生,但仍抱持喜樂、虔誠的心學習。感恩過年這幾天的因緣,喚醒塵封的記憶,願將供菜的虔誠心存於八識田中,帶到來生來世。

 

歡喜心是一帖良方,虔誠心則是無上之法。以恭敬、清淨、讚歎之心供佛,即是法的供養。無論初學或經驗者,只要以歡喜心承擔,相信諸佛、眾生皆法喜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