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慈濟基金會啟動跨宗教和平之旅,從臺灣花蓮靜思精舍出發,先後走訪阿布達比與梵蒂岡,與伊斯蘭及天主教領袖對話交流。行程適逢梵蒂岡25年一度的「禧年」(Jubilee),慈濟代表團受邀參與宗教活動,使此次交流更具歷史意義。
緣起:攜手扶弱 建立跨宗教情誼
慈濟與馬來西亞天主教的深厚互動源於 2021 年新冠疫情期間。當時,馬來西亞慈濟與當地天主教主教團及 17 個跨宗教組織攜手合作,提供醫療與生活援助,陪伴脆弱族群度過艱困時刻。在共同付出的過程中,彼此看見信仰中相通的慈悲與愛,進而開啟更長遠的交流,也成為此次三大宗教共同倡議和平的起點。
本次八人代表團由靜思精舍清修士陳思擔帶領,成員包括慈濟基金會國際長曾慈慧、雪隆分會董秀美副執行長、田金香副執行長等。跨宗教團隊以和平、慈悲與共善的精神同行,希望在世界動盪之際共同尋找更多可能。
第一站:靜思精舍——以平等交流奠定友誼
11 月 3 日至 9 日,慈濟與馬來西亞天主教吉隆坡總教區人類發展辦公室(AOHD)代表,於花蓮展開佛教交流行程。團隊深入了解慈濟四大志業、參與法師圓頂與清修士授證典禮、出坡體驗,並拜會證嚴法師。
雙方以平等與開放的態度分享慈善行動與信仰核心價值,為後續跨宗教交流奠下穩固的基礎。
第二站:阿布達比——穆斯林世界重申宗教合作的重要
11 月 11 日至 15 日,代表團前往阿布達比拜會穆斯林世界核心宗教領袖。促進穆斯林社會和平論壇主席 H.E. Sheikh Abdullah bin Bayyah 接見代表團時強調,「跨宗教和平不應僅是共存,而是活在彼此的喜悅中。」
穆斯林長老理事會祕書長 H.E. Judge Mohamed Abdelsalam 也指出,今日的全球挑戰已超越任何單一宗教可獨自承擔的範圍,「沒有任何一個宗教能獨自建造更好的世界,但倘若宗教攜手,世界便有希望。」
第三站:梵蒂岡——獻上《無量義經》心燈祝禱和平
11 月 16 日至 21 日,慈濟代表團抵達梵蒂岡,參與禧年期間的宗教活動。行程中,清修士陳思擔代表證嚴法師及靜思精舍,向教宗呈上靜思精舍手作的《無量義經》心燈。
心燈象徵佛教慈悲智慧的光明,也象徵宗教能彼此照亮、互相成就;此舉更象徵佛教、伊斯蘭與天主教共同祝禱和平的珍貴時刻。
跨宗教同行 為和平、人道與弱勢共創可能
此次跨宗教之旅促成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三方深入交流。各宗教領袖一致肯定跨宗教合作的重要性,並認為唯有攜手,才能在動盪世界中為人類帶來安定與希望。
慈濟基金會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在和平倡議、人道救援與弱勢關懷領域的合作,以證嚴法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為指引,與全球宗教夥伴共同為世界擘畫更和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