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慈善
  • 報導地點: 臺灣

二○二五年八月二十四日,桃園靜思堂舉行「七月吉祥月祈福會」,邀請鄉親一同以虔誠心念祈求平安,並在會後享用志工準備的豐盛蔬食。近千位社區居民齊聚一堂,現場洋溢溫馨與祥和氛圍。


慈濟基金會推動農曆七月為「佛陀歡喜月、吉祥月、孝親月」,透過各地祈福會,傳達佛法淨化人心、提倡茹素護生的精神。當天,立法委員萬美玲、桃園市議員陳美梅、桃園市政府民政局副局長藍品畯、桃園區副區長邱創正以及多位里長共同參與,與大眾一同獻供祈福。

 

慈濟人平時就推動素食,更是希望透過七月吉祥月祈福會呼籲茹素,經由人人與佛對話,以一份虔誠心念祈求社會祥和、人人平安健康!。(攝影:李佩璇)

 

桃園經藏演繹團隊帶來《無量義經》〈說法品第二〉之「法譬如水」演繹,透過肢體動作展現佛法能洗滌煩惱、帶來內心清淨的意涵,讓觀眾在莊嚴與美感中感受佛法的力量。一位參與的里長分享到:「看著經藏演繹,真的很感動,感覺就像提醒自己要放下煩惱,心裡才會平靜。」


祈福會中,慈濟志工也用心準備各式蔬食料理,邀請鄉親在法會後「素素看」。不少民眾第一次參加慈濟活動,紛紛表示蔬食清爽美味,既能護生又健康,讓人吃得安心又開心。一位志工分享:「希望大家能透過祈福會與蔬食饗宴,把這份善念延續到日常生活。」


慈濟基金會表示,傳統社會常認為七月「諸事不宜」,但佛教視此為修行與聞法的吉祥時刻,更因目犍連尊者救母的典故而被稱為「孝親月」。過去臺灣民間亦有建醮習俗,家家戶戶茹素以表虔誠祈福,如今慈濟持續推動茹素,不僅是對生命的尊重,也希望人人以虔誠心念祈願天下平安。


透過祈福會,桃園鄉親不僅在佛前獻上祝福,也在溫馨氛圍中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懷。當天與會大眾共同祈願,社會能更加祥和安定,人人平安健康。

 

佛教徒也稱七月為「孝親月」,亦是修行者「結夏安居」,專心修行、聞法覺悟之時,是佛陀歡喜的「吉祥月」。桃園經藏演繹團隊透過演繹動作,傳達佛法作為一種淨化人心的力量。(攝影:李佩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