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國慶日,慈濟志工捨棄假日,來到光復國小,為大平村、大馬村及尚未完成領取的鄉親,進行第二梯第二天的慰問金與安心祝福禮發放。
雖是連假期間,光復災區仍可見志工身影忙碌穿梭,協助環境整理與修繕。慈濟志工莊文富表示:「志工動員約一百五十至兩百位,希望藉由這次發放,帶給鄉親一分安心與力量。」
發放現場,災民會領到慰問金、安心祝福禮與證嚴上人慰問信,而且,精舍法師、社工與志工都一同陪伴災民,撫慰災民的心靈。
「快點來啊,水來了!」大馬村的楊阿媽,獨居且罹患帕金森氏症,災難當時,兒子趕緊去接她;兒子張寶文心有餘悸地說:「晚個一分鐘,可能現在就不在了。」
當天又恰逢楊阿媽女兒忌日,使她的恐懼與悲痛更深一層。「到現在我都還會害怕,睡一下,就沒辦法再睡 。」

在慈濟志工的協助下,楊阿媽家園前院與屋內已完成清淤,熱水器也重新安裝,但半層樓高的泥沙仍堆積在後院,重建之路仍需時間與力量。
領取慰問金這天,阿媽在師父與志工的陪伴下,再也壓抑不住情緒而淚流滿面。靜思精舍德渡法師不捨她悲從中來,溫柔地開導,願她能放下恐懼,讓心重新安定。
「有師父在,災民的心就能安住。」慈濟志工羅秀麗表示,慈濟的陪伴不僅是物資的給予,更是一份精神上的支撐。
今天996位災民順利領到慰問金,余阿秀含淚感謝:「真的很感恩慈濟幫我們救災,沒有你們,我們光復怎麼辦。」而這一句句發自內心的感謝,是災民對志工關懷最真摯的回應。
從發放慰問金、安心祝福禮,到清淤、修繕與醫療服務,慈濟在災後的每一步,都是為了讓受災鄉親能夠早日恢復生活的節奏。希望這分愛的力量,能持續在光復鄉的土地上發芽,讓災後的家園重新綻放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