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期受到米價大幅上漲與疫情後通貨膨脹的影響,不少社福單位的經營壓力隨之增加。在關西地區的京都,北青少年活動中心長期提供社區支持服務,近期也與慈濟志工合作,舉辦首次「兒童食堂」活動,邀請獨居長者與親子家庭齊聚一堂,以蔬食共餐的形式,串連世代情誼。
活動當天,志工們俐落地切菜備料,準備以「蔬什錦」等多樣蔬食料理,為孩子和居民們端上繽紛可口的餐點。「我們希望用五顏六色的菜餚,讓孩子們喜歡、也願意多接觸蔬食。」志工笑著分享。

日本自二○○七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社區裡獨居人口比例逐年攀升。志工把握暑假時節,藉由兒童食堂,讓長者與孩子能在同一張餐桌交流互動。慈濟志工陳靜慧表示:「社區裡有很多小孩子,我們希望他們能夠走出家門,和大人互動,從中學習與成長。」孩子們在收到志工準備的小禮物時,臉上更是洋溢喜悅。
除了餐食,志工們還將「靜思語」製作成圖文小卡片,陪伴孩子朗讀,傳遞生活智慧;現場大人們也愛不釋手。京都府社會福祉協議會職員原伸子感動地說:「約有二十位志工滿臉笑容迎接我們,並用心準備餐點,真的感受到他們的熱情,非常感謝。」
通圓法師也參與其中,他認為這樣的活動不僅是用餐,更是一種教育與心靈滋養:「透過靜思語與獻茶,讓年輕人得到啟發,我自己也深受感動。」
首次在京都舉辦兒童食堂,參與的志工們展現了凝聚力與創意,營造溫馨氛圍。志工顏美容雖然平日不常在京都,但仍把握機會參與,她表示:「每次參加都能向大家學習,感覺很溫暖。」
慈濟關西志工透過這次活動,嘗試以「蔬食+友善食堂」的形式,融入當地社區,並傳遞跨世代交流的價值。未來,也將持續規劃更多相關活動,期盼讓更多社區家庭,特別是弱勢群體,感受到社會的支持與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