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慈善
  • 報導地點: 亞洲 馬來西亞

吉祥月來臨,慈濟馬來西亞分會在吉打、玻璃市及吉蘭丹等地紛紛舉辦活動,以正信正念推廣孝親護生。吉打分會透過祈福會與人文短劇分享吉祥月意義,玻璃市據點及人文班則串連社區,凝聚親子共鳴;吉蘭丹支會推出「祈福‧齋戒‧造福」蔬食便當義賣,十二天活動廣獲迴響。

 

農曆七月,是佛陀歡喜、眾生吉祥、孝親感恩的月份。吉蘭丹支會日備一百份便當,邀請大家一同茹素護生、培養慈悲,替代傳統大規模的宰殺祭祀。(大愛新聞)

 

在吉蘭丹,每日準備一百份蔬食便當,長桌鋪上桌巾,菜色變化多樣,有飯、有麵,還有當地特色小吃「沙叻」,深受喜愛。民眾譚素芳說:「剛好訂到檳城沙叻,很好吃,很有味道。」另一位民眾洪維聰則分享:「今天的番茄麵很特別,也成為我的午餐,非常歡喜慈濟能夠提倡大家吃素,不只有主食,還有甜點和飲料,太厲害了。」

 

十二天的愛心蔬食便當義賣廣受好評。民眾在品嚐到蔬食美味的同時將愛心化為善款,支持吉蘭丹慈濟靜思堂建設基金。(大愛新聞)

 

義賣所得用於吉蘭丹靜思堂建設基金,志工發心投入,推廣素食也凝聚善款。志工林惠明表示:「最主要就是告訴大家,其實七月是吉祥月,要用正信普度,救倒懸,而不是以宰殺來祭祀。」志工葉雪美則說:「每天一百個便當,所得捐給慈濟建設基金,很感恩有機會在這裡付出。」

 

不少參與者也以行動落實環保。民眾駱智芩分享:「我會重複使用醬料玻璃瓶,也自備飯盒,師姊們就幫我把便當放進去。」一份便當,不僅傳遞蔬食推廣的善意,也牽起環保意識。

 

愛心蔬食便當推素也做環保,鼓勵並推廣民眾自備環保餐盒。(大愛新聞)

 

同時,吉打分會在日得拉與玻璃市舉辦祈福會,款待素宴並搭配人文短劇,讓參與者體會孝親與護生的真義。玻璃市人文班家長卓藝禎感性地說:「我每次聽到這首歌都會流淚,特別是提到父母,提醒我們孝親要及時。」學生張凱泓則表示:「父母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我希望能付出一些心意,來感謝他們。」

 

無論是一份溫熱的蔬食便當,還是一場觸動人心的祈福會,慈濟人以真誠善念陪伴社區,在馬來西亞持續推動健康、環保與永續,讓臺灣慈濟文化於海外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