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翻轉非洲
  • 報導地點: 獅子山共和國

慈濟基金會再度為獅子山共和國送來大米,延續十年來的愛與關懷。這份及時雨,不僅紓解當地糧食短缺的困境,更為伊波拉疫情倖存者家庭帶來翻轉生活的契機。

 

「每年的這個時候,米價昂貴,食物短缺,特別是對那些沒工作的人,和有很多孩子的人來說,這些物資來得很及時。」南區伊波拉倖存者協會協調員姍蒂道出此次發放的重要性。

 

回首2014年,伊波拉病毒在獅子山共和國肆虐,造成一萬四千多人感染,近四千人失去生命。疫情重創當地社會結構,留下眾多孤兒與單親家庭。其中,位於東部的科因杜(Koindu)是疫區源起點,由於地處偏遠,慈濟成為唯一深入該區發放白米的慈善組織。

 

每一包大米都是沉甸甸愛,而這分愛來自臺灣。(圖:慈濟基金會)

 

自2015年起,慈濟與希利國際基金會、天主教明愛會簽訂合作備忘錄,展開跨宗教、跨國界的援助行動。十年來,已累計捐贈5700噸大米,幫助超過40萬人次重建生活。在這個超過半數人口日收入僅2美元的國度,大米不只是糧食,更是翻轉命運的希望種子。

 

居民濱杜的故事正是最好的見證。她的丈夫在伊波拉疫情期間離世,獨自扶養孩子。「我需要衡量家裡的開銷,才能讓孩子就受教育。大米來得正是時候,讓我有錢讓我的小孩去上學。」濱杜的話語,道出大米發放為生活帶來的實質改變。

 

目前,獅子山共和國仍面臨高失業率、通貨膨脹和糧食短缺等挑戰。慈濟的愛心行動將持續陪伴這些處於貧窮線下的居民,用大米編織希望,用愛串起重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