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教育
  • 報導地點: 花蓮

孝順心選讀護理系 三奬加冕護理路更堅定

 

「護理系對我來說,一畢業就有工作,而且學費不會支出太多,也比較不會被AI取代。」經濟的考量固然是慈濟大學護理學院四技應屆畢業生沈芊卉的首要考量,然而,選擇和醫護相關的職涯,也受到家庭的影響。

 

沈芊卉(右四)、阿嬤沈陳含少(左四)與懿德爸爸、媽媽們一起合影。(攝影:張秋菊)

 

撿回收 孝順不丟臉

 

沈芊卉來自一個被小腦萎縮症陰影籠罩的家庭。這種疾病讓患者初期走路不穩、容易跌倒,後期逐漸無法行走、臥床,甚至呼吸困難,六成病友屬於家族遺傳。她的阿公、父親和兩位叔叔都是因小腦委縮症繼離開人世。

 

雖然沈芊卉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但卻並沒有因此擁有太多家人的關愛;反而因為父親在她國小二年級就過世,留下她與阿嬤相依為命。阿嬤靠撿回收維持家計,放學後她也會幫忙。「如果有同學經過,看見我在撿回收,會不會覺得很丟臉?」芊卉的家在大馬路邊,人來人往,她一直害怕被人以有色的眼光看待。

 

直到學校頒發「孝悌獎」給她,沈芊卉才發現:「原來幫助阿嬤做回收這件事,不是丟臉,而是孝順。」這個獎讓她改變想法,開始接受自己的家庭。「只要我是一個孝順、有品德的孩子,別人根本不會去在意我們家是什麼樣子。」

 

沈芊卉(左二)勇奪縣長獎、德育獎,還有實習成績優良獎,四年苦讀獲得好成績,開闊未來職涯人生路。(攝影:張秋菊)

 

同理心 堅定護理路

 

「我來自宜蘭,都是阿嬤一手把我帶大的。」67日,沈芊卉從花蓮慈濟大學畢業了,86歲的阿嬤從宜蘭搭火車來到參加孫女的畢業典禮。典禮上,沈芊卉得到了縣長獎、德育獎及實習成績優良獎三項殊榮,

 

實習期間,她常熬夜寫功課,隔天一早又要到醫院報到。雖然過程辛苦,但她堅持了下來。沈芊卉分享,大學四年裡,在慈濟大學學到了專業知識,也培養了人際相處能力,這對護理工作十分重要。

 

「看到病人從虛弱到康復,發現自己的照護真的能幫助到他人時,這成就感很大。」沈芊卉常思考:「如果是自己的家人生病了,護理人員會用什麼樣的心情去照顧他?」這樣的想法讓她更堅定了護理之路。

 

沈芊卉優異的成績,讓一手將她撫養長大的阿嬤沈陳含少無比欣慰。阿嬤說:「我很歡喜,雖然這麼辛苦,不過我也撐過來了;她讀這四年書,沒有花到我的錢,我很感恩!這個孫女我養得很值得,我這樣地辛苦,值得了。」

 

科任老師蔡欣晏也帶著小熊花束送上祝福,肯定地說:「她是很勤奮、很認真的學生,相信她一定會在護理專業中發展越來越好。」